requestId:68815ead9b3e66.75798319.
12月2日,為期三天的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在福建廈門落下帷幕。
本屆博覽會規模效應明顯,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1500多家企業參展,展示了包括高附加值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制造以及農業供應鏈等多元業態。通過豐富的展品種類,全面呈現了兩岸農業領沈浸式體驗域的品牌活動新產品、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應用。在產銷對接方面,本屆博覽會為兩岸優質農產品拓展市場份額、促進展示銷售開辟了新渠道,最終博覽會意向簽約金額合計達1VR虛擬實境25.6億元,充分顯示了兩岸農業合作發展的巨大潛力。
臺農臺商攜王牌產品亮相
“請你嘗嘗臺灣賣得最好的土鳳梨酥,酸酸甜甜的,鳳梨纖維都吃得到。”在展館內的臺灣農漁協會展區,參展商正熱情邀請過往觀眾品嘗臺灣特色點心鳳梨酥。據臺灣鄉誼食品產業股份AR擴增實境有限公司營業部副總經理顏廣駒介紹,公司王牌產品鳳梨酥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使用新西蘭天模型然奶油,不添加水或防腐劑,保質期可達4個月。作為一家在臺灣經營近30年的中小型企業,他們希望憑借博覽會的影響力,對接更多大陸的合作伙伴和經銷商,為產品進入大陸市場做好準備。
作為臺灣優勢農產品之一,記者在博覽會現場看到多家深耕鳳梨全產業鏈的臺農臺商,2017年來到福建省漳浦縣大南坂鎮創立福建寶旺萊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臺商湯有瑄正是其中之一。他的鳳梨種植基地已從最初的50畝逐漸增加到如今的近300畝。“我們種植鳳梨花和鳳梨鮮果。最初只做鳳梨鮮果,后來攤位設計結合自己做食品的經驗,把鮮果做成鳳梨餡進行二次加工,生產鳳梨酥。現在園區不僅可以請游客來體驗鳳梨采收,還能讓小孩子來研學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鳳梨酥,是真正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他說。
投茶、注水、出湯……在臺灣農民創業園展區,永福臺品櫻花茶園臺品茶樓副店長陳彩娟忙著邀請參展觀眾坐下來品嘗一杯高山烏龍茶。“臺品櫻花茶園員工有500多位,其中采茶阿姨300多位,做茶師傅大概200位。FRP員工都是漳平本地人,像我們這樣二三十歲的本地年輕人不用外出打工,在永福就有很好的發展,我的月收入跟龍巖市區居民差不多。”這位來自永福鎮石洪村的姑娘笑著對記者說。
陳彩娟所在的永福臺品櫻花茶園,是由來自臺灣南投的臺商謝東慶于1996年一手創辦的。如今的臺品櫻花茶園美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櫻花勝地”;精耕細作的“臺品高山茶”行銷大陸各大城市和歐洲、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受臺品櫻花茶園知名度的影響,大約有7000戶在外地種植花卉的永福鎮本地農民也紛紛返鄉創業。”謝東慶說,“今年的博覽會首次由農業農村部、國臺辦互動裝置等部門主辦,經典大圖比過去規模更大,而且從臺灣過來的參展商更多了。”
“我希望臺灣的農業從業者趕快到大陸發展,這里天地廣闊,處處是商機。鄉村振興戰略很了不起,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尤其是兩岸農業的互補方面,我認為比工商業、服務業發展等更重要包裝盒,因為農業是最基礎的行業。”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莊久毅告訴記者。
大陸特色農產品吸引目光
博覽會第二日,展館內人潮涌動,手里提著大包小裹的普通觀眾隨處可見,他們一面品鑒種類繁多的各地特色農食產品,一面掏出手機掃碼付款。“我們買了湖南茶油和其他許多東西,價格比平時在超市買便宜,還能了解到各地的農副產品。”廈門市民鐘先生說。
不難發現,本屆博覽會不僅為來自臺灣的農食產品提升在大陸市場知名度搭建了良好平臺,大陸各地的優質“土特產開幕活動”也在此大放異彩。湖南鑫之澤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做百合單品的企業,已獲粵港澳蔬菜基地認證。公司自有約700畝種植基地,百合年產量100多噸。“百合可以做菜,也具有藥用價值。”公司總經理段凌鋒說,“今天和一位做食品和進出口的臺商聊了很久,他很認真地了解我們的產品,說臺灣人喜歡吃百合,希望把百合引到臺灣去。”
“寧夏的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產出來的牛奶蛋白含量較高。”展區一角,寧夏塞尚金河科技有限公玖陽視覺司華南區銷售經理李奇藝果影像進虎向采購商介紹,“現在物流比較成熟,從銀川發車,72小時就能到福建的廈門、福州,以及廣東的深圳、廣州參展。”
“今天有做供應鏈的廈門本地客戶跟我們聊得比較順經典大圖暢,他們可以把我們的乳制品在廈門各市縣做分銷,像企事業單位的食堂、學校、超市、便利店都可以有所覆蓋。道具製作”李進虎還提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對企業支持力度很大,這次博覽會由農業農村廳承擔全部裝修費、展位費,企業只需帶產品來參展,承展覽策劃擔差旅費。
哈密市新哈果品有限公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銷售經理記者會王新全說:“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VR虛擬實境了15家企業參展。我們帶來了哈密大棗、葡萄干、核桃等土特產,日常AR擴增實境主要賣到上海、江蘇、廣東等地。以前也參加過不少展會,但我們的優質農產品市場覆蓋率還不夠高,這次有不策展少臺商對產品感興趣,希望后續能長期聯系。也希望有機會多參加類似展場設計展會,把新疆優質農產品推廣到更遠的地方。”
1989年成立的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總部設在廈門,是臺灣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的控股子公司。此次展出甜瓜農友金香玉、黃肉小西瓜小蘭、小番茄千禧、甘藍珍甜等眾多特色瓜果蔬菜。公司市場部經理陳金龍說:“大陸種業發展很快,瓜果蔬菜品種的更新換代也很快,希望通過此次博覽會策展,更好地促進兩岸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交流與合作,為兩岸農業從業道具製作者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能讓廣大消費者追求高品質、多樣化的瓜果蔬菜需求得到滿足。”
花團錦簇笑迎四方來客
早聽說過漳州模型的蝴蝶蘭美不啟動儀式勝收,在博覽會現場,記者看到了各種色澤鮮艷、形態各異的蝴蝶蘭,常有感興趣的展商、觀眾詢問、拍攝和購買。
此次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共設有3個展館、1個花卉造景區,共700多家企業參展。漳浦臺創園展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花卉組成的“帆船”造型非常獨特,是展區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其設計靈感源于兩岸人民早年間的來往全靠帆船,是為了紀念兩岸人民勇于拼搏、艱苦奮斗、乘風破浪的精神,更是VR虛擬實境為了體現“兩岸人民一家親”的和諧理念。
“我是第一次參觀海峽大型公仔兩岸農博會·花博會,覺得很震撼,各式各樣的花讓我目不暇接。特別是‘水仙花展區’令人印象深刻,有個巨大的土樓造型,里面擺放著各類水仙花。水仙花在漳州有幾百年栽培歷史,是我們模型漳州人的驕傲。”前來參展的漳州市民李女士說。
今年的花卉展區規模大、展品精、數量多、品種新,主要突出海峽兩岸及漳州市名、特、優花卉和花卉資材等花卉產業創新成果。327家漳州市參展企業用藝術造景的形式,展示水仙花、國蘭、洋蘭、三角梅、多肉植物等2000多個品種、近萬盆(株)漳州市特色花卉精品,特別是20FRP20年以來漳州市獲得國家新品種權證書的79個新品種全部公開展示。
花博園區還設置了5000平方米花卉造景區,在主大門、中心花壇、花海廣場等重要節點種植10余個記者會品種共40萬余盆草花進行點綴,以三角梅為素材打造如“孔雀舞屏”花卉組景、“中國夢”藝術字組景等創意造景30余組。
有期待,有交流,有互信,有成果。2023年海峽兩岸農博會·花博會在欣喜和收獲中徐徐落幕。不落幕的,是兩岸攜手前行、走向未來的堅定步伐,是兩岸互信互助、共場地佈置同創造的美好明天!
TC:08designfollow
發佈留言